close

未命名.jpg

這張圖是美國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、標普500及台灣加權股價指數這二十年來走勢的比較。

很令人意外的,標普500和台股的連動反而比較深,兩邊走勢方向約略相同,與美國十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趨勢反向。

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特別明顯,所以我們可以知道,升息會造成股市走弱,不管是在美國或是台灣都一樣,錢會由投資市場上流回到銀行體系。

因為存在銀行是無風險利率,我定存領利息就好了,如真如市場預測,美國2020年升息將來到3.5%,那比較台股部分股票殖利率4~5%也差距不遠了,那我何必冒著股價波動的風險來投資?

本部落格文章自2015年到2018年開始追踪升息,由於升息速度太慢,熱錢仍在市場上活躍。

導致之前預測升息後美元會由新興市場中流出,回到美國避險,造成新興市場等非美元資產崩盤並沒有發生。

大家可以看到到,反而在2015年到現在2018年,這三條趨勢線隱隱有同向的趨勢。

會有這樣的結果應該是升息力度不夠大,熱錢仍在印,足以撐起整個市場。

但在今年升息和縮表的雙重緊縮下,經濟熱度已經開始有了衰退的現象。

台經院:台灣景氣恐自高峰下墜

台灣經濟研究院也提出警示,台灣經濟擴張期已經到了最高峰,現在不是緩跌要不然就是急降,但方向就是往下走。

加上中美貿易戰和新興市場貨幣危機,變數將會愈來愈多。

新興市場貨幣危機就是指熱錢消退這件事,之前我們曾提到過,利率是貨幣的價格,美元升息將造成美元走強,這會造成持有非美元資產的人的損失。

當大部分的聰明錢都換成美元或將錢匯回美國,由於錢必須有一個停泊的地方,有的錢會去買美股,有的錢則會去買房地產,這會造成美國經濟假性繁榮一陣子。

最後錢仍然會流回銀行體系,因為民眾會認為利率那麼高,還是存定存比較安全。

有些印來的熱錢則隨著美國縮減資產負債表,回收憑空消失了,怎麼來的就怎麼去。

美國市場的假性繁榮會支撐多久?錢由新興市場流到美國投資市場,再由美國投資市場流回美國銀行體系。

等到銀行體系把新興市場的血給抽乾,大概就會崩盤了。

下一場危機什麼時候來臨?末日博士的預言是2020年

成功預言2008金融海嘯的末日博士魯比尼認為下場危機大概在2020年,跟摩根大通預測的時間相同。

根據市場預測,聯準會在2020年時,利率大概會由現在2%拉到3.5%左右。

如果說馬上崩盤倒也沒有那個立即性的危機,但炸彈似乎就在不遠處。

先前有提到,台股走勢很像標普500,很意外其實也不意外,因為台商很多都接美國的訂單,所以和美國連動比較深,趨勢會相似也不會奇怪。

另外之前大夥兒都看不懂川普在做什麼,現在他下的一盤大棋很快的隨中美貿易大戰中已經圖窮匕現了。

包括之前聯準會升息美元會走強,但川普要走美國製造要利於外銷,必定要使美元貶值。

這兩者間的衝突,美國到底要美元走強還走弱?事實已經很清楚了,未來有空在另一篇文章講中美貿易大戰中會提到。

到時候不免會提到過去美日間的二十年貿易大戰,最後以日本敗北收場,自此日本一噘不振,中美貿易大戰中也有這樣的影子,可以預料的,這場大戰將持續好幾年。

有空我再整理相關資料,再把我的觀點寫出來給大家參考。

為本篇下個結論:

一、如果崩盤在2020年,台股經濟卻已呈現強弩之末,則必須小心的是股市及房市的盤跌,由於實體經濟不見得和投資市場下來的時間點一致。

有人認為股市是經濟的櫥窗,有可能股市會早實體經濟半年來反應,但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也有說過,實體經濟和股市有可能是狗和主人的關係,但最終還是得跟著主人(實體經濟)走,所以也有可能實體經濟先下來,投資市場過陣子才跟著下來,如果全球市場2020動盪,現在台灣實體經濟走下坡,反應到股市、房市的時間也對的上。因為國際市場仍未有重大利空,台股目前可能會先反應自己的實體經濟慢慢盤跌,之後如果有較大的國際利空,才有可能會做一次較大的修正,當然時間點也有可能是魯比尼預測的2020年,也有可能更早或更晚,這我們只能猜。但可以知道的是國際經濟局勢實在不佳。

二、請避開以加工、外銷出口為導向並設廠在中國的產業,未來這些產業如果沒有儘快外移離開中國或轉型,恐怕受傷會很重,特別是科技股。

如果純粹在大陸設廠,目前是靠中國內銷市場過活的廠商,或許因為沒有關稅的衝擊,傷會受的少一點,但中國的景氣受到影響,仍然有可能會受傷。

三、美國也不敢急速升息,造成市場太大動盪,但升息、縮表力度愈來愈大,不要因為台灣央行死都不升息,誤認為經濟仍然死水一灘,不上也不下,未來仍可能會跟著實體經濟走向緩跌的趨勢。

如果羅比尼和摩根大通時間點的預測沒有錯的話,緩跌的結果會造成套牢的人愈來愈多,溫水煮青蛙下,如果你是存股族,你得衡量這些錢你短期內用不用的到?

可能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。至於什麼時候崩?天曉得,大家都在猜,但可以預料的是,投資環境愈來愈險峻了,大家各自小心。

arrow
arrow

    Rick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