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們在聊這個話題之前,我們必須要簡單的介紹幾個專有名詞,其中一個名詞叫做「股價淨值比」,簡稱PBR或P/B。

股價淨值比 = 股票的收盤價/每股參考淨值,每股參考淨值公開資訊觀測站每一季都會公告。

在股票市場上,淨值=公司的價值/市場上流通的股票。

講簡單一點的,如果一間公司破產,砸鍋賣鐵把資產清算後,算出公司的總資產價值,除以發行的股票數量,就可以知道一張股票可以分到多少錢了﹗

如果這間公司把機具、土地賣一賣算出來的總價值是一百萬,市場上發行共發行十張股票,那一張股票的淨值就是十萬元。

一般會認為如果股價跌破淨值就算是股票超跌了,因為它的資產拍賣了,還有淨值還剩那麼多,股價低於它,那豈不是超跌?

股價一般如果跌破淨值,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股票被低估了﹗ 所以人們弄出一個叫做「股價淨值比」的比值,來做投資的參考。

如果股價=淨值,除起來就會等於1,如果股價>淨值,股價淨值比就會大於1。股價<淨值,股價淨值比就會小於1。

這些資料在臺灣證券交易所網站裡都有。

不過股市投資真的有那麼簡單嗎?如果真的那麼簡單,我們只要看股價淨值比來投資就好了。

既然我們知道股票的資產價值大概在什麼地方,股票買賣就依淨值買賣,股價在媒合時,怎麼會有人笨到掛比較高的價格去買它?

因為一張股票在每個人的心目中的價值都不太一樣,有人認為這間公司未來的發展性會很好,所以願意以比較高的價格去買它。

大家別忽略一點,如果公司經營的好,資產愈來愈多,淨值也會被拉上來的,所以淨值並不是鐵板一塊,完全不會動的。

所以如果這間公司好,如果我買的比淨值還高,以後不是我的股價往下跌,而是淨值往上拉。

相反的,如果我買的比淨值還低,如果這個產業或公司不行了,以後股價還會往下跌,淨值也有可能持續向下。

有人看空,有人看多,所以股市買賣兩邊撮合成功,這才會形成股價的漲跌。

所以股價很少會剛好等於淨值的,但如果股價真的偏離淨值太多,漲太高或跌太多,如果大家看好或看壞的情況都沒有發生,那股價終會被拉回到淨值附近。

ETF偏偏就不喜歡它的股價偏離淨值太多,ETF沒有其它如工廠或土地等資產,它有的就是各成份股的股票,所以淨值應該等於各成份股賣掉的價值,如果偏差太大 ,那就失去我們原本持有它的目的了﹗

比如說0050的股價和它的成份股的價值相差太大時,0050必定和大盤走向偏差太遠,我們本來是用它來追踪這五十成份股的股價,藉由股市前五十大權值股佔市場較大的份額,它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,間接用來追踪大盤﹗結果它連和五十成份股的股價都脫鈎了,又怎麼用它來追踪大盤?我想偏差大的0050應該沒有人會想買吧﹗

所以這勢必要有一個機制去把它拉回,而不是像個股一樣去放任股價的漲跌。

0050和0056有一個機制叫「實物買回」跟「實物申購」。

所謂ETF的「實物申購」就是你可以拿等權重、等數量的一籃子股票去換回ETF,相對應之「實物買回」就是用ETF換回一籃子股票。

ETF可和股票等值交換,市場上0050或0056被低估了,0050或0056的市場價格<淨值,外資的操作策略就是利用「實物買回」的制度,買便宜的0050或0056,再拿手中的ETF去換成比較貴的股票,股票再換現金,就有套利空間。

因為當下ETF便宜,股票貴,買ETF回來後再利用實物買回把ETF分拆成股票,再拿股票去市場上換錢,這就會有價差。

但這操作方式你要大量買進ETF,這會把市場的ETF的市場價格給拉上來,逐漸使ETF的市場價格=淨值。

相反的,如果0050或0056的市場價格>淨值, 外資的操作策略就是利用「實物申購」的制度,買便宜的股票,再拿手中的股票去換比較貴的ETF,ETF再換現金,就有套利空間。

外資操作這種套利方式,會把市場價格和淨值逐步拉近,套利空間就消失了﹗外資現金也入袋了﹗

你聽到可能見獵心喜,也想套利一番,不好意思它的基本申贖單位是以500張為一個單位,一般的投資人應該是玩不起。

而且要套利,你還必須扣除手續費等費用,意思是說,ETF的市場價格和淨值的利差要夠大,這樣的套利才划的來,如果你的張數太少,考量成本下,我想你也不會那麼麻煩的拿股票和ETF在那邊換來換去,所以知道了方法,我們似乎也只能看外資在那邊爽爽的賺。

況且在實物買回或實物申購時,因為要大量的買進跟賣出股票和ETF,所以股票和ETF的股價都會被拉高。

為避免股價波動,實物申購原本是買股票→ETF,賣ETF→現金。但在買股票這個步驟時ETF也會受了股價拉高而跟著漲高,持有股票想要再換ETF時可能不見得划的來了﹗

所以外資買了股票的同時,會同時借券賣出ETF換現金,股票再換成ETF還券,使ETF波動達到最小。

實物買回時也一樣,買ETF→股票,賣股票→現金。變成買ETF的同時借股票賣出,ETF換成股票時再還券。

頭暈了吧﹗外資繁瑣的金融操作,常常只為了賺小小的利差, 只不過一般投資人根本就不會如此操作。

不過只要操作的資金龐大,就算利差再小,所獲的利潤也是可觀的,。

來講結論吧﹗

1.外資大量賣進ETF或股票,有益於成交量,但買股賣ETF或買ETF賣股,你持有個股和ETF就有可能搭上這個上漲的順風車,當然也有可能被倒貨。因為外資是一邊買一邊賣。

2.實物買回和實物申購有助於ETF的市場價格和淨值趨近一致,所以這種套利行為是被允許的。

3.外資借券有時候不是為了放空,有時候是為了套利。

底下有ETF淨值的查法,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。

臺灣證券交易所首頁→基本市況報導

基本市況報導→ETF行情→集中市場ETF

進入後,就有各ETF的淨值連結了,點入查詢淨值,進入元大投信網站。

市價<淨值,叫做折價,你就想說是市價小於ETF的總資產價值,所以是賠錢的,所以叫折價。

市價>淨值,叫做溢價,你就想說是市價遠高於ETF的總資產價值,所以是賺錢的,所以叫溢價。

我們雖然用不到實物買回和實物申購,但ETF淨值的查法我還是貼出來給大家看看,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,就當長知識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k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