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某節目請了一位價值投資的網路名人來講述他投資方法,或許製作人對於這個網路名人太過於陌生,所以才會安排股票分析師來講評。講評的內容我覺得十分好笑,我覺得來賓心裡應該也會內傷,因為基本上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是兩碼事,分析師一直強調停損的重要,當價格跌至買入價位的15%時,應該忍痛殺出。他還指出存股不做停損是有問題的,還舉了他過去的操作經歷來證明他自己說的話。這位網路投資達人在電視圈的名氣沒有分析師大,所以鏡頭後來就不怎麼帶到他了,雖然他有弱弱的回答一句:「公司體質沒有變壞,不須要停損。」但很顯然他的話自動被忽略,還立即被分析師反駁,觀眾節目看完,耳裡大概只有停損很重要這幾句話。

所謂的價值投資就是找好公司,並等待股價達到一個合理價位時進場買進、耐心持有,每年的配股配息,等到漲高時再逢高出脫,換另一檔高殖利率股再反覆操作。只要公司沒有變壞,買進後持有就是我們的策略,所以價值投資專注的並不是公司股票的價格,而是在公司的內在價值。當公司體質沒變壞,股價超跌時,儘管已經跌破買入價的15%,我們這個時候反倒應該適時的加碼,而非做出停損的動作。因為股票天天特價,殖利率=股利/股價,股價愈跌,只要配息與五年配息平均不會相差太大時,殖利率因為分母縮小,分子不變的情況下,殖利率會愈拉愈高。那來的停損這回事?

有人看多就有人看空,這才有買賣的行為,所以股票漲多高或跌多低我們並不清楚,股票也因此易有超漲、超跌的情形產生。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買某些產業時,股價短線上會套牢的原因,因為你算出了便宜價跟合理價,市場仍會因為一些消息面或籌碼面的影響,發生超跌的情形。當市場回到理性後,巴菲特在長線上卻可以買到被低估的股票,而獲得巨大的利益。

巴菲特說,他的血液中有15%是費雪,85%是葛拉漢,葛拉漢的專長是找被低估的股票,費雪的專長是成長型的股票,我之前分享的文章中有提到過溫國信先生的方法,利用股利來評價公司的股價,當市價低於所算出來的價值,那代表股價被市場低估了,這時候就可以買進持有。也有可能你算出來的價位,在市場上根本就買不到股票,那代表市場上已經沒有便宜的股票了,這個時候只有等待。算出便宜價、合理價並不是在預測股價,沒有那麼神奇,有人看到算出來的合理價就在恐慌說,現在市場價格高於合理價值那麼多,是不是要趕快賣了?我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,因為這真的要翻轉投資人的腦袋,不是簡單的一、二句話就可以解釋完整的。

在價值投資的過程當中,等待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,等不到想要的價位就不會出手,因為你的獲利是靠『數年的配息+(昂貴價-合理價)』或『數年的配息+(昂貴價-便宜價)』,能不能獲利,在股票買進時就已經決定了,再好的股票,買在高檔的結果就是套牢,所以價值投資它希望大家買進被低估而且賺錢的公司,享受每年的配股配息,直到股價漲到所推估的昂貴價,也就是殖利率已經降到3.125%,本益比達到了32倍,當市場上的投資人不合理的競相追逐股價時,那就應該獲利了結、賣脫持股,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賺到歷年配發的股利,還可以賺到股價成長的價差(資本利得)。當賣掉持股後,我們可以再挑其它的高殖利率個股,開始另一輪的操作。以上過程應該是長達4、5年的股票持有,並非短進短出。至於為什麼是4到5年,那是因為台灣4年一次總統大選,股價都會波動,而且4~5年,也符合台灣經濟週期,當然這時間並不是一定的,只是依歷史經驗大略如此。有的人存股只要公司基本面沒有變壞就會持續持有,只專心領股利的,但不賺價差只靠複利在滾動,本金的滾大的速度就會比較慢,那就看個人的投資方式而定了。

好股價並不好等,所以一般我們都會挑3~5檔股票做為存股標的,有可能當下只有一檔的殖利率比較高,你就買那一檔,畢竟你不太可能每次都只在大盤三、四千點時才會進場,這時候就只能儘可能挑殖利率比較高的個股來買進。像溫國信先生,他就是挑0050成份股,及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票,共150檔公司,剔除景氣循環股,再選定買進個股,這樣就不用愁沒有個股好買進,而且個股多也比較好選,花一樣的錢,我當然想要挑殖利率比較高的股票,多檔股票就可以擇優來買。而且這些類股分屬不同產業類別,每個產業循的時間點都不太相同,有些產業在谷底時,有些卻在高峰,在高峰的產業我們買不到合理價,我們卻可以改買其它產業尚在谷底的好股票,用不著真的要等4~5年的景氣循環週期再出手。畢竟大盤指數只是一個參考,如果指數在低點,總有一些股票會被牽拖到,使我們買到便宜好股票的機會變大,但並不是總是一定如此。

上述這150檔股票,是台灣權值比較大的個股,由於權重比較大,股價就會比較牛皮一點,波動性就比較不會那麼大,風險性也會比較小,對於存股族來說會比較安全,而且權值大,買賣張數多,到時候如果想賣掉的話,才不會有因為成交量不夠而造成流動性風險。但權值股不代表就一定是好股,仍得就配息狀況去了解。

股票市場迷人的地方就是做夢,有些公司雖然不賺錢,但始終會有題材,而有些投資人相信這些夢會實現,股票也就會一直換手,換給相信這個夢的人,股價因此堆高,直到沒有人願意再承接下去,這個泡泡也就因此破裂,股價就此崩盤,價值分析在這個地方就用不到了,因為這個時候並不強調本益比,而是在走本夢比,夢有多大,泡泡及股價就會有多高。價值投資不希望買到這種股票,但它卻是技術分析者的最愛,技術分析著重於價、量等分析,各種的線型分析當中還發展出許多理論。

自然機率下,漲跟跌的機率都是各佔50%,但技術分析透過歷史線型的經驗分析,規納整理出不少的線型型態,只要把機率變成49%比51%,他們就有獲利的空間了。不過就算個股或大盤出現他們所歸納的線型型態,股價也不見得就如他們所猜測的下去走,所以必須設立一個停損價位,這也是開頭所說的,他們為什麼說停損很重要的原因。因為它們的策略是小輸大贏,每次如果都在下跌5%的地方做停損,或是在某個技術支撐點位做停損,小輸了好幾次,但只要做對一次,那利潤可能是二、三成或是二、三倍都有可能,這也就是為什麼股票分析師強調紀律的重要,因為技術分析看錯是正常的。我當初開始學習投資時也是學了一點技術分析,以為會技術分析就會很威,百戰百勝,玩到最後覺得很奇怪,為什麼技術分析老是不準,直到繳了很多學費後才知道原因。

當然他們還會搭配籌碼面、消息面來提高勝率,但大抵上跳脫不了上述所說的方法。技術分析是靠經驗所歸納出來的一種理論,所以每一個人的招式都不會相同,歷史上也發明了不少線型分析方式,就算兩個人用的是相同的線性分析理論,畫出來的分析也不見得會相同。所以我倒覺得技術分析容易入門,要精熟這些技術卻需要花費許多時間跟金錢,而且天份還佔了一個很大的因素。反而價值投資的操作方式簡單,長期的投資效果也十分驚人,我倒覺得價值投資比較好入門,投資也才可以走的比較長久。

可以賺錢的方法就是好方法,技術分析我偶爾也會用,如果股價掉到便宜價或合理價,我想要進場時我也是會參考一下技術分析,看盤勢弱不弱?能不能再壓低買進價位?畢竟股票會超漲超跌,一樣是花五塊錢,蘋果當然是挑大顆的,當然希望可以買到物超所值的股票,雖然已經到合理價位了,還是希望有更便宜的可以撿﹗但不會把技術分析當成投資的主要方法。因為技術分析小輸大贏的性質,有些人如果無法克制人性弱點,失去了紀律,大輸大贏的大起大落,在市場上也沒有少聽說過。這就好像你跟香腸攤擲骰子、賭機率,你贏香腸是一條一條的在贏,輸掉的話整串都還人家了,畢竟技術分析有天份玩到很厲害、賺很多錢的依然是少數,要複製他們成功的方式很難。價值投資則是利用複利的方式機械化投資,時間拉長只要擇股方式正確,都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,這種方式幾乎人人都可以複製,找好公司等同入股當股東,公司交由專業經理人經營,每年就等著分紅,如此而已。

由於價值投資和技術分析的投資理論完全不同,有些人就會如同開頭文章中的股票分析師一樣,把兩種理論搞混了,拼命叫價值分析的人,依「價格」的變化來做停損跟停利,或是明明是在做短線操作,卻一直以為自己是價值投資或在存股,還拿價值投資所估算出股票「價值」,來問短線操作策略,那真的是岳飛打張飛,不知所云了﹗

arrow
arrow

    Rick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